目前分類:攝影隨拍 (3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6月30日就已報名歐都納10月2日全民同登小百岳活動

     爾後得知社大也在同一天安排林安泰古厝人像外拍活動

     兩個活動撞在一起       爬山好還是拍照去?

     這兩天氣候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     風強雨大濕又涼

     乾脆兩個活動通通都不參加

     最後決定還是來去老地方

     輕鬆
走走    隨意拍拍

    




             
     







別疑問  

光輝的十月還是有荷花可以欣賞


    

雨天拍荷    有點辛苦    但也別有一番意境

天然形成的水珠    比人造水珠要自然柔和許多






荷花的紋理與質感   是與眾不同的





荷末

隨著風     隨著雨   

逐漸凋零中
  





枯葉    在側光下紋裡清晰     線條鮮明  






荷葉上    晶瑩剔透水珠  





用長焦及大光圈來模糊背景  
  




蓮花筆直玉立   詮釋生命內在的意涵 
   





蜻蜓美麗的身影  











枯葉最後的氣息   傳遞了無言的哀怨  

















九芎葛花瓣在雨天格外的鮮明濃郁  





綠頭鴨    管它世事紛擾   一派悠游自在





中午用餐時「抓拍」的特寫小貓  

一臉稚氣又調皮的表情
  

拍寵物盡量利用連拍可以捕捉可愛的瞬間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內湖‧有貓

   經過巷弄發現多隻流浪貓

   警戒心高,人靠近就閃,很怕人

   只好老虎裝成貓    跟牠們貓言貓語一番

   才能讓牠們暫時卸下防禦心

   得以補捉到幾張貓圖




    Tiger也是屬貓科,安啦,咱們是同類。





    咪咪,快出來...乖唷,

    妳看那圓滾眼珠就可發現咪咪的防禦心很強

    這兩隻貓咪躲在車子底盤下

    我趴在地上趴到快站不起來...






     發現另一對很像夫妻檔的貓

     邊走還要邊靠在一起

     曬恩愛的貓咪






    流浪貓長的很健康,應該是有善心人士在照顧。




    車子底下是牠們最好的避風港

    有狀況隨時可閃躲。





    拍貓盡量採低角度,也盡量以250mm拉近來拍。






     牠對按快門的聲音似乎已經慢慢習慣,也比較不會閃躲了。









    酷臉的貓,長的好有個性的貓。





    這隻貓本來躲在車底下都不出來,看我拍牠同伴拍的似乎挺美的,

    就溜出來還擺個貴妃的姿勢,表情還要裝酷,模樣實在超可愛。




    單這幾隻貓就玩拍好久,蹲拍蹲到腰骨快受不了

    貓要閃了

    Tiger也要閃了

    再不閃

    腰骨可能就要閃到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秋天時分

蝴蝶春色

噓,卡細聲,麥甲依吵!






這蝴蝶小的跟10元硬幣大

拍完回家放大看才發現原來這兩隻蝴蝶正在交配

尾對尾,兩頭分別
左右

前後經過60多分鐘還捨不得分離

真是黏T T...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秋

昆蟲生態豐富



之前好想買顆百微鏡頭來拍生態

想把蟲蟲的觸鬚拍的可以數出幾根毛

總覺得這樣拍法實在好強

後來看友人拍昆蟲將毛細孔都拍的超清晰

有些昆蟲拍的太清楚反而覺得很噁心+恐怖



凡事保持適當的距離

是可以增加美感的




萬物之中

會動的東西就要搶著拍

不然畫面稍縱即逝



孔雀蛺蝶





小青斑蝶





波紋小灰蝶





以下這些美麗的蜻蜓很配合

讓我在拍牠時還可以想一下構圖取景與點線面的關係




秋天聯想曲











光影形色















生命的陽光





閃亮的日子





一動一靜











想飛











對影成雙





美麗一生





四平八穩











生命的延續





留的殘荷聽雨聲




荷風已逝   幾許飄浮





沉思





秋蓮





花開並蒂





寄語





暗戀





拜訪秋天





無言






秋天

是最適合拍照的季節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次到南方澳漁港,因颱風天所以沒出景

第二次再來南方澳,霾氣重所以景不出

友人說他已連續摃龜10回

所以摃二次是小意思

摸黑不睡一趟路飆到這裡   因期待有出景   所以精神很亢奮

供龜回程就哈欠連連      眼皮都要掉下來    感覺就超級累累

體能透支需要好好補回來

才有再衝南方澳的動力




霾氣好重





等著等著,看到漁船出港的船軌跡




漁船陸續出港捕魚去




太陽出來前的色溫




雲好厚,霾氣重,讓按快門的食指感覺沒力了




太陽害羞地躲在雲後面




陽光女孩微笑向大家說早安,祝福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野柳




▲野柳地質公園的精神地標,女王頭

   今天是第一次在凌晨來拍女王頭,本想曝曝星軌環繞女王頭,但現場有點光害

   所以只能單拍女王頭,猜得出來這張是幾點拍的嗎?

   是04:30左右,色溫已經出來了,曝沒幾下天色已亮。
  

  


▲早安,野柳海岸。




▲早安,基隆嶼。




▲早安,野柳岬。




▲早安,燭台石。




▲早安,多變的天空。




▲早安,林添禎銅像。




▲早安,日出晨曦




▲早安,日出。




▲早安,太陽先生。




▲早安,野柳岬。









▲螃蟹,殘存的價值。




▲生命不在,但精神還在的螃蟹先生。




▲看那眼神似乎對這世界還有一些些依戀。




▲釣魚人最討厭的海蟑螂,今天第一次仔細瞧,發現海蟑螂長的還不錯看。




▲燭台石。




▲蕈狀石。




▲俏皮公主,像不像一位公主綁著馬尾帶有俏皮的模樣?。




▲野柳地質公園。




▲早安!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日狗明星

名字:咕嚕
(黃金獵犬)


頂著太陽天

咕魯這一身長毛皮草裝

可把牠給熱昏了

還好咕魯很乖又溫馴

很配合的擺幾個Pose 讓Tiger好好拍

咕嚕拍完要趕緊回家吹冷氣唷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拍寵物、人像宜用定焦鏡

以上以 50mm 1.8 定焦&55-250mm變焦拍攝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一次棚拍


棚拍最重要就是打光技巧


一般棚拍是採用閃燈,若人多的話就採用持續光


今天為配合模特兒的風格


盡量以Low Key來表現


但現場人多擁擠 取好角度不易




今日主角是位舞蹈老師


舞者融入舒情音樂


隨著音樂展現其優美肢體動作


要如何補捉   那就要注意光線與角度了 


 


棚拍光線有分成


一點鐘方向:稱之『無名光』


二點鐘方向:稱之『陰陽光』


三點鐘方向:稱之『三角光』


六點鐘方向:稱之『蝶光、底光、鬼光』


十二點鐘方向:稱之『逆光』



以下就是棚拍初體驗


今日女主角,凱蒂小姐




這就是二點鐘方向,『陰陽光』,
臉部輪廓較立體,拍起來比較有個性美






現場光線不足需拉高ISO並放大光圈才能進行。




順光


光線照射在人物身上產生均勻光線,較少陰影產生,


可以拍出光線均勻的效果,但缺乏立體感。







斜光


通常為45度角三角光,又稱:林布蘭光





側光


90度角的光,同偏光,營造出的暗部更多。




今天是採用持續光(固定光源)


白平衡要設定在3200K,色彩較自然












憂鬱的旋律,神情呈現出很藍調。 




喜歡這低角度,可惜糊了 









舞者展現其優美的自信。




拍勢,又糊糊一張,不小心的,看角度不要看細部




目前真的是一鏡走天下,應該說一鏡室內+戶外全盤通殺

地球上能拍攝物體種類太繁多

器材公司也很費盡心思的研發出各類鏡頭來應付敗的起的玩家

但實在無法為了拍各種主題就配合專用鏡頭

本篇人物均以55-250mm一鏡到底

對於一些暗部細節與頭髮的細膩度的要求

就請別難為這隻“平價數位”鏡頭了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最近最夯的活動


就是不睡覺到金山海邊跟著漁夫補魚去


金山鄉有一種傳統的捕魚方式蹦火仔,這是利用一種俗稱「電火石」的磺火,


瞬間在海面點著成火炬,數以千萬計的黃小砂丁魚(青鱗仔)


便瘋狂跳出海面,形成魚海翻騰的盛況,魚夫就趕緊將展開三叉網將魚兒撈起


這種別具地方特色非常傳統的捕魚方式,最近在金山沿岸發燒中,


不過想一睹這全球唯一的奇景得碰運氣,因為這跟潮汐、天候等有關


還有要等青鱗仔成群靠近岸邊覓食才會出現飛魚跳跳的畫面。








魚光乍現,今晚又是一個豐收夜







魚群在海面上飛跳








這就是傳統磺火(蹦)漁業






魚夫大豐收,岸邊拍照的朋友也是大豐收






魚獲滿滿






漁火夜未眠






有機會可以到港邊親身體驗這傳統的蹦仔火捕魚技術




蹦火仔→位於金山往淡水石門方向33K處。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三峽老街

不經意的角落

隨走隨拍




▲不經意的角落--請勿攝影。




▲不經意的角落--導盲犬。





▲不經意的角落--舊環新鎖。





▲不經意的角落--神龍吐煙。




▲不經意的角落--鎖住記憶。




▲不經意的角落--右高左低。





▲不經意的角落--金牛角。




▲不經意的角落--測字神準。





▲不經意的角落--石像祈福。




▲不經意的角落--李梅樹的女婿─鄭有財老先生。





▲不經意的角落--請打手機。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2011-0626  星期日

地點:桃園觀音、向陽農場、南寮漁港、永安漁港


今天參加社大外拍活動

第一站來到桃園觀音,

但因米雷颱風無情的雨把荷花打的落花流水,

荷花根本無法入鏡,只能隨意拍拍,

第二站來到向陽農場,向日葵朵朵都垂頭喪氣的模樣,實在按不了快門,

第三站頂著酷熱來到南寮漁港,快門按沒兩張就已經中暑了,

第四站來到永安漁港,人山人海拍夕陽居然要排三排,無法架腳架而作罷

一天趕四場

行程豐富但也覺得非常疲倦,所以一整天下來拍沒幾張,

以下選取幾張畫面比較有構思的與大家分享。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向陽農場。





▲攝於向陽農場。




▲攝於向陽農場。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觀音。




▲攝於南寮漁港。




▲攝於永安漁港。




▲攝於永安漁港。




▲攝於永安漁港。


天氣太熱,體力容易耗盡出現虛脫感,修生養息個幾天再繼續按快門。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活動:2011-0611牧蜂農場與生態對話

主辦:小牧童老師

地點:三芝牧蜂農場




上午開車來到三芝--芝柏山莊內的牧蜂農場


今天在這裡打算要跟蟲蟲混一天


生態攝影不應該只是拍拍昆蟲而已


應該是廣義放大來看環境生態


要拍生態看包包內的攝備是不足以運用的


微距鏡,沒有


接寫環,也沒有


閃光燈,15~6,好貴,捨不得買


近攝鏡片﹝Close up):第一次聽到這玩意,所以當然也沒有


那妳來幹嘛呀


我是抱著『玩』的心情來的


農場內隨興隨遇


或許有令人驚奇的蟲蟲要跟Tiger說說話呢





牧蜂農場內有荷花池與金針花海。




▲午後時光可以躺在吊床上睡個午覺。





▲農場內5月中下旬金針花大開,此時已近尾聲了。




▲金針花開。




▲逆光下的金針花。




▲金針花開。




▲金針花開。




▲蟲蟲出來了。





▲毛毛蟲﹝最怕這玩意了) 。





▲一隻蟲就可以跟牠玩很久,但都是要趴下來跟牠們說話,好累!




▲絲蟌。




▲椿象。長的好像小龍蝦。




▲牧蜂農場內的大蜜蜂,﹝好怕牠來螫人﹞。





▲指片大的金龜子。




▲椿象。




▲椿象。




▲椿象。




▲蜜蜂,嗡嗡嗡。




▲椿象。




▲弄蝶。




▲毛毛蟲。﹝看了全身好癢﹞




▲好戲上場,蜜蜂忙“做工” 好害羞唷,幹嘛偷拍呀!





▲蛺赤鹿子蛾。本來牠們在玩3P,等我要拍時,小三趕緊閃掉怕入鏡。




▲蓮池內枯葉。




▲閃閃亮的毛毛蟲。




▲今個在牧蜂農場從上午10點跟蟲說話,一直到18:30結束離開。





吃晚餐後繼續轉移陣地,到阿石伯蓮花池欣賞蛙鳴音樂會
等好久蛙蛙都不現『聲』也不現『身』,讓我們這群觀眾很失望
最後...



▲蛙大說今天太熱沒力演奏,只派出《貢德》出來跟大家說晚安。




▲今晚沒蛙演奏,只有竹節蟲在跳舞。





▲螽斯與絲蟌的深情對話。



晚上天氣悶熱,偶一陣小雨,街燈下飛蟻恐怖的多,還往身上亂竄,揮之不去,


剛好牧童老師說:蛙況不佳,改天再補考,今天活動到此結束!


今天難得跟蟲蟲混上一整天,謝謝牧童老師細心的解說與攝備上的支援,


拍生態真是不簡單呀。


以上拍生態初體驗與大家分享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太陽下山後到天黑之前的15~20分鐘左右的這段時間

有人稱為《日月交歡》的黃金期

把握這段時間拍出來的景色最漂亮

天空呈現變化有層次的藍色旋律





情人橋                    注意看!那橋上烏鴉鴉都是人。




▲夕陽下山。




▲快門按個三張,太陽休息去了。



太陽下山後,轉個身看另一邊


▲拍漁人碼頭福容飯店,就愛這藍調。




▲有人說那船怎麼像停在路地上的感覺因慢速長時間曝光所以水波平靜。




▲最後一張藍調,天空若是黑色就不精采了


以上分享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巡蛙生態之旅
一場夏夜奏鳴曲




晚上跟著牧童老師還有多位生態達人一起巡蛙
夏季的夜晚蛙鳴蟲叫好像一場露天音樂會
每種蛙都唱出自己的風格
今晚的蛙真多
有小雨蛙
有貢德氏樹蛙
有台北樹蛙
有虎皮蛙
還有說了沒馬上記來就忘記名字的蛙


跟著生態達人一起巡蛙
邊找拍邊介紹蛙類習性與特性
是一趟長知識生態豐富之旅




▲圖1     夏夜跟著牧童老師一起尋蛙




▲圖2   




▲圖3     小樹蛙露出臉來了






▲圖4       聽蛙鳴尋蹤跡,又找到另一隻了,躲在這裡。




▲圖5      可愛的姿勢好像要跟你躲貓貓。





▲圖6    小樹蛙





▲圖7     臉部很像紋面,身體顏色很亮眼的樹蛙




▲圖8     貢德氏赤蛙




▲圖9     貢德氏赤蛙




▲圖10    今晚發現很多小雨蛙,牠體型好小,聲音宏亮。




▲圖11    小雨蛙




▲圖12    小雨蛙又稱為飾紋姬蛙。
牠們屬於小型蛙類,體長僅2到3公分,
但叫聲卻非常的低沉而且大聲。




▲圖13     牠們常在下雨之後鳴叫,所以稱為小雨蛙。




▲圖14    拍小雨蛙要五體投地,跪的還不夠,要趴下才拍的到




▲圖15       最後青蛙先生來教大家學一下正確的蛙式




▲圖16     夜拍活動,大家充分表現互助及相互照顧的精神



機身:500D
鏡頭:55-250mm
光圈:11
快門:160
ISO:400
外閃:
Canon SpeedLite 580EX閃光燈Ⅱ代  (謝謝牧童老師設備支援)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追焦是一種攝影技巧


指的是對一個連續移動的物體做跟隨拍攝的過程


以營造出畫面的流動感


 


今天來到大佳河濱公園


第一次以單車客為主題練習追蹤


追焦攝影失敗率超高


百發總有一中


分享幾張第一次拍的成果


 


以下是專家說的提供參考


通常要拍攝成功的追焦作品,需要下列幾個條件的配合:


  (1). 具備連續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


  (2). 具備高速對焦能力的鏡頭;


  (3). 使用快門先決並設定較高的 ISO值;


  (4). 以水平的方向(180),對著連續移動的物體同步對焦及跟拍;


  (5). 不斷的練習再練習、嘗試再嘗試。


 


追焦攝影成功的關鍵有三點:


 (1). 快門的速度是否配合物體移動的速度;


 (2). 鏡頭與相機的對焦性能是否準確及快速;


 (3). 相機對著物體對焦時,同步橫向移動的速度是否一致





圖1    大佳河濱公園有好多單車客,個個都是練習追焦的好麻豆。




圖2

    追焦背景會出現流動感。




圖3    以光圈先決1/30左右來追追追。




圖4   下班後的大佳河濱公園是練習單車的好所在,也是練追焦的好場地。




圖5    看到他背的虎包包,追呀,還好有追成功。




圖6    單車客速度有快有慢,快門掌握真不易。




圖7    衝好快,追糊了。




圖8   一會兒左邊來一台,一會兒右邊來一台,追~追~追。




圖9     連續對焦+中央對焦點+馬步站好+頭手不動只轉腰,連拍給他開下去
拍不好沒關係,8G記憶卡給他拍滿保證有收穫,還好不是底片機,
不然沖洗費哪受的了





圖10    亂槍打鳥總有打中的時候,這張追的好呀,衝動感十足。




圖11   騎車姿勢漂亮,車衣鮮亮,這張追的很賓果開心﹞




圖12   這帥哥左邊騎過來,右邊騎過去,通通給他追追追,
               回家看照片才發現他背個派大星背包,超可愛的。



以上照片共花了3個小時進行轉腰活動
拍了快500張左右才挑出來
分享第一次追單車成果

下回追追練習曲換個主題
,重機或快艇。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北木柵Zoo



大雨下的全國人民都很High,暫時解除旱象危機。




下雨天對想出門拍照的人就慘了。




▲到熊貓館躲雨。




圓圓懷孕了,只剩團團獨守空閨。




無聊只能啃竹子。




第一次這麼清楚地看大熊貓。




▲很鬱悶的團團




在館內拍拍不會動的動物。




不會動。




在雨天才會拍不動的動物。




▲栩栩如生的Tiger




恐龍化石。  (拍了才被告知,化石禁止拍照)




▲雨中的非洲象。




老羚羊頭上那對角線條頗美。




▲母猴撒嬌,公猴理毛,恩愛哩。




▲下雨,別怕,靠過來...




幫屁屁理漂漂。




雨中一臉無辜的小猴。




雨...好大。




吐舌頭,剛巧拍到。




▲發呆的猴子。




吹著口哨(愛的呼聲)的公猴。





母猴聽到愛的哨聲了。




母猴跳過來跟公猴靠在一起,公猴摸摸頭秀秀一下呢。





小猴想:樓上的阿爸阿母你們忘了我唷?




一身濕的小猴。




被雨淋的很不爽的老猴。


台北木柵動物園
有體驗
有探索
有歡樂
是老少遊玩的好地方

陰雨天拍照真的很麻煩
下次找個好天氣再閣來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蝴蝶舞
看那彩衣滿天飛
朝來聞花露
夜來花間宿
自由自在
整日與花為伍
飛舞



下雨天
到ZOO昆蟲館拍拍美麗的蝶舞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以上分享。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了新歡就會忽略舊愛


曾經是最愛的Sony T100 被冷落在偏房(防潮箱)已久


幾乎忘了她的存在


一度還以為她已經掛了


有了Canon G10就不會帶SonyT100出門


有了Canon500D更不會帶Canon G10外出


單是帶Canon500D體積與重量就很負擔


有時候一天背下來


脖子肩膀痠加手腕痠


都覺得快要殘障需做復健


今天就帶T100出門來去士林紙廠逛逛看攝影展


發現帶舊愛出門完全無負擔


這輕鬆感覺還超級好的


本不期待T100今天表現會多好


但回家後檢示今天效果


自我感覺良好   表現還不錯呢


 




如今被稱為「紙廠1918」的士林紙廠,
是日據時代日本人籌備台灣製紙株式會社後,開設的第1座機械紙板廠。
以紅磚砌造成的廠房,現在雖繁華不再,但日本洋樓建築風格依然引人注意。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士林紙廠外觀   Sony T100





看完外觀就跟著攝影師看世界


攝影展分為9大項,每年會從所有得獎作品中再選出1幅年度照片。


今年是由南非攝影師Jodi Bieber獲得,所拍攝遭受家暴、


被割去鼻子的阿富汗女子照片,就擺在入口最顯眼的位置。


照片在《時代雜誌》曝光後舉世譁然,也開始了對同樣遭遇的婦女


一連串營救計畫與關注。













觀看這些得獎的照片,欣賞攝影師捕捉瞬間的功力、
深入他們關注的議題,同時也打開了一扇遊歷的窗,
帶領觀者前往世界各個角落。




成為再利用的歷史空間後,紙廠1918也常是藝文活動的展覽場地。
自去年世界新聞攝影展在此舉辦後,「2011世界新聞攝影展」
再次與紙廠合作,利用廠內偌大、挑高由泥灰砌築的「加工間」,
展出來自23國共55位攝影師、200多幅作品。

展期從即日起至5/15止。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再度來到三峽老街,祖師廟還在進行維護工程,但絲毫不影響其信眾虔誠膜拜,

廟內善男信女舉香膜拜,廟埕小販生意好的嚇嚇叫,

在廟內隨意拍個幾張後即往老街走走,此時天空下起雨來了,

相機的雨衣還有雨傘都沒帶下車,只好躲進騎樓下跟著人擠人,

前方陣陣打鼓吹喇叭聲,看到七爺八爺陣頭迎神而來,

ㄚ寶說七爺八爺看了會做惡夢,所以今天就不拍了,

後來看到八家將,第一次看到,趕緊追著他們跑,才能近距離拍個幾張,

近看他們臉畫的跟第三世界一樣還裝獠牙看起來挺恐怖的,

拍個幾張當紀錄紀錄,還有拍到童乩拿很多帶刺的玩意往自己身上打,

打的皮開血流  煞是蓋恐怖(看了不舒服,所以沒貼圖)

不是很喜歡看這種民俗慶典的朋友,滑鼠就看前段跟後段,
跳著看!




▲祖師廟外觀正在進行維護工程。




▲守護神。




▲獅頭門環。




▲有拜有保庇。




逆光下的燕尾屋脊。
 



石象。




▲趁官將首停下來時,拍一張,看那眼神好嚇人,小朋友看到一定嚇死了。

官將首所代表的是專司緝拿妖魔鬼怪即孤魂野鬼的陰間補頭,


其各種陣式的表演便是象徵攻擊及圍捕,使鬼魂無所遁形,


以求安民保境。





這個眼神也好煞,因下著雨所以他們的頭套就用塑膠袋包起來。




▲以前看別人拍八家將(以為是八家將原來是官將首﹞怎不覺得恐怖,
自己拍怎覺得毛毛的。





▲這臉是畫糊了嗎?還是被雨水給沖糊了?
已經看不到眼睛在哪了。
表情猙獰,很有恫嚇的效果。




▲一、二、三、四...沒有五,八家將怎只有四個呢?不該是八個嗎?

感謝網友大攝郎留言說以上照片是『官面首』而非『八家將』


因此上網查了一下資訊


也順便提供給大家參考


所謂「八家將」基本的成員是指甘、柳、范、謝四爺合稱「四將」;春、夏、秋、冬四神併稱「四季神」,加起來合稱「八將」。


官將首與八家將

官將首的由來起源於台北縣新莊市大眾爺廟,因為地藏王菩薩有感人間妖孽猖狂;邪惡勢力當道、妖魔橫行,只靠八家將的能力無法完全消除,因此特地命駕前護駕將軍俗稱鬼王或叉王,升格為官將首,又以左右護法文武將軍韓青龍、薛惡虎一同巡守陰陽界、凡在陰間或陽間作怪的赤魅魍魎,一經發現即就地正法,以保人間淨土長存。 (資料來源:ㄚ泡的家將網 )


其實八家將與官將首的職務都差不多,都是擒拿罪犯以及替城隍爺開路,可說是''地下刑事組織'',如果眾鬼靈不服從即以手中刑具來擒捕。可是八家將與官將首不論在步伐,裝扮上都有不同的地方,在步伐上,官將首是由東西南北中五方操演,而八家將是以十三人陣出巡,


官將首行拜廟之禮以前,會有兩位快跑到廟前,操演完之後就進廟裡行禮,然後衝出廟外,與其他隊員共同擺開陣勢,開始由整隊一同回到廟裡, 八家將卻是以七星步的方式來行廟拜禮。


八家將與官將首最易分別是在於他們的裝扮上,官將首是開面頭戴官帽,是古時候武將所戴的帽子,頭髮長長的,眉毛向上伸展,有如兩支角,臉打花臉口露兩支獠牙,五人中央者手持三叉杖,其它四人則手持刑具一高一低對位。


八家將只有打花臉頭帶官帽,手持法器,因此八家將與官將首在不注意時,會混唯一體。


 



這阿伯在家就可以俯瞰黃虎將軍逛大街。





▲三峽老街其實感覺並不老,建築保存的都很新。




▲有位學長來吃豆花,拍了這家豆花店照片,拿去參加全國美展
居然拿到獎金10萬,35元換10萬,真的好強。




古早味的豆花店。





▲阿嬤ㄟ古早味。




▲三隻乖到不行的貓,通通的坐在腳踏車上認人擺佈,完全不怕生人。




▲這隻戴帽子的咪咪真是可愛到家,好像聽的懂人話,左顧右盼地跟遊客玩。




▲眼睛還追著我鏡頭跑,斗大的眼珠實在有誇張。




▲天色暗了,買個金牛角後準備離開老街。




▲最喜歡這藍調的天空,今天又學到一招,利用白平衡中的鎢絲燈,
    可以將這藍調拍的更藍更漂亮,有機會你也可以試試看。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生命禮讚‧視覺饗宴

鶯歌陶瓷博物館參觀【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系列」作品,傳達各種悲喜,


並分享生命,呈現一場精采的視覺饗宴。


作品中的圓球都代表著生命的誕生,


而尖刺代表母體的保護,


無數的新生命都是在艱險環境中平安成長的。


游忠平透過細膩的技巧,將生命的感受具象化,


藉由作品傳達各種悲喜並分享生命,


呈現一場精采的視覺饗宴。






鶯歌陶瓷博物館,館內有很多精采創作,

喜歡拍照的朋友除了來這裡欣賞藝術創作外

也可以練習補捉『光與影』。

立體藝術

平面藝術

都各有不同的美感與浪漫

一景一物都是皆是創作來源

以下圖片

都是藝術家精心的創作

欣賞其中每個人有不同的體悟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生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





命的禮讚─游忠平創作展」此展即日起展至六月十二日








戶外陶瓷作品--彩雲呈祥。



參觀完游忠平創作展後

繼續轉往其他樓層欣賞其他陶瓷創作

一起來看看這些以「陶瓷」為主題的作品魅力!










































































































今天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感受文化藝術氣息,


博物館內有許多的陶藝相關創作及知識,


對於陶藝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利用假日到此走走,


感受陶藝所帶來的美好體驗,


也沉浸一下不同於都市氣息的藝術風。



鶯歌陶瓷博物館【免費參觀

週二至週五930~1700

週六及週日930~1800

休館日每週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地址:鶯歌鎮文化路200 





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