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是古蹟的金門
是充滿盎然的歷史空間美學
數百年來居民就住在古蹟裡
政府出錢整修古蹟
也將部分古蹟整修成民宿
讓生活與古蹟結合在一起
走一趟金門
感受文化傳承下遺世獨立的懷舊之美






















整理金門行圖檔照片
發現還有些別具特色的照片沒PO
從電腦再抓幾張圖來貼貼
金門還有很多別具特色的洋樓與番仔厝
也是下回深入探訪的功課之一
金門想拍、想玩、想吃的實在太多了
只能說
金門,原來這麼好玩

金門是福建東南沿海的小島,自然環境不佳,加上歷代戰亂,天災頻傳,居民為求生活,不畏橫逆的與大自然搏鬥,形塑了本地堅毅的民風,與豐厚的宗教祭祀觀和內涵。金門民間用風獅爺來「鎮風止煞,祈祥求福 」,視為村落的守護神,是金門最具特色的民間信仰,風獅爺佇立於村旁,終年忍受風吹雨打的洗禮,構成金門獨特的文化景觀。
風獅爺的分佈情況與設置時間:
以往金門有更多的村落設置有風獅爺,但被毀後未再重設,目前調查所見共有七十二尊,分佈在五十三個村落,如果以鄉鎮別統計,分佈的情況為: | 金沙鎮43尊 | 金湖鎮14尊 | 金寧鄉8尊 | 金城鎮6尊 | 烈嶼鄉1尊位在國家公園區內的風獅爺共有十尊,瓊林和官澳村各有二尊,青嶼、山后、西洪、北山、歐厝、小古崗等村各有一尊。金門往昔之風害,居民認為即是「風煞」,因此在各村落的當風路口設置風獅爺以鎮風,此類風獅爺的坐落方位朝東北東至北方為主,剛好與金門最盛行且最強勁的東北風相對峙,東半島位於迎風面,風勢最強,早期風害最烈,故風獅爺的分佈也較多,金門民間咸認設立風獅爺的主要目的是驅風邪。
風獅爺之藝術造型可說尊尊不同,獨具特色,往往隨雕刻者之意念,自由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並無一定之模式,然甚具藝術之美,呈現不同的造型旨趣。
風獅爺大多為雄獅、另有雌獅及性別不明顯者,雄獅的性徵主要以葫蘆圖案表示。
風獅爺主要以石雕為主。金門本身的地質多為花崗岩,另有泥塑、水泥、陶燒,當地居民常就地取材。
風獅爺主要以站立的姿勢為最多,另外有坐姿、蹲踞、趴姿、斜躺。在風獅爺的背部大多都有鬃辮,胸前繫有鈴鐺或是結飾或是披有紅布。
▲巧味香金門蚵仔麵線
▲巧味香金門蚵仔麵是正宗的喔。
▲中午才吃蚵仔煎+蚵仔湯,現在又要吃蚵仔麵線,看起來好大一碗,
三人點兩碗一起分著吃好了。
▲巧味香金門蚵仔麵線,現煮的唷,不像台灣賣麵線一大鍋
一直加熱還勾戈戈的欠。
▲老闆正在煮我們的蚵仔麵線。
▲蚵仔麵線煮好後加上芹菜油蔥,香貢貢共共乓。
▲金門的蚵仔麵線是採用白色麵線。
▲蚵仔比麵線多的蚵仔麵線。
▲大大一碗蚵仔麵線只要60元,台灣麵線一碗蚵仔約5顆,
金門蚵仔麵線一碗約50顆,不怕妳吃就怕妳不吃。
▲今天在金門吃的蚵仔總量是在台灣吃一年的總量,膽固醇飆升中,
這麼好吃的蚵仔,破表也甘願。
來了就花一分鐘熱情留個言再走唄
,
一行人在盈春閣接受主辦單位的盛宴款待後
來自台南的格主WEN說她住金門的朋友要來帶她去吃炒泡麵
居然有好幾位格主說也要跟,大家的胃還裝的下唷,卡實利害
就當夜遊去囉,一路殺到金湖區右下端要去吃炒泡麵
抵達時剛好賣光光,殘念...
上車,往北走到金沙區吃山西拌麵去
好里家在,店家還有營業
這小鄉村非常寧靜,感覺全村的人通通在睡覺
只有我們這群人還在拼美食
。
▲生魚片。
▲此行有多位美媚都好年輕,穿搭都很時尚,也都超愛自拍的。
▲香菇脆筍燴烏蔘。
▲螃蟹粉絲煲。
▲黃魚白菜火鍋。
▲炒雙拼。
▲糖醋魚。
▲鮮綠燴杏包菇。
▲芋頭香酥鴨。
▲東坡肉。
▲拔絲芋頭。
▲很高興能認識這群來自台南、中壢等地的人氣部落客高手,
照片拍的好,文稿寫的也很棒,粉絲回應都超多,個個都是利害的角色。
來了就盡情留個言再走
好吃的滿煎糕在這裡
馬上做一份約6分鐘
熱騰騰上口
有甜有鹹任你選
料好實在價格公道一份60元
是金門遊不可錯過的傳統小點
好吃的滿煎糕在這裡
在民生路9號門口的攤子
金門縣農會附近
離火車站很近
金門八三一特約茶室99-11-12開放參觀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再添戰役史蹟景點。「特約茶室展示館」今天落成啟用,重現兩岸砲火對戰年代中,「大丈夫效命疆場,小女子獻身報國」的外島軍中性文化歷史。
民國38年國軍退守台澎金馬,金門至少有5萬名駐軍,部隊初臨金門,大部分均借住於聚落的民房、空屋、祠堂、廟宇,軍民相處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於是軍方推動創設「軍中樂園」,提供官兵宣洩生理需求的場所,也就是「特約茶室」。
金門特約茶室是在79年因有立委在立法院質詢違反婦女人權,國防部決定順應潮流關閉,走入歷史。
金管處是就園區內小徑社區的廢棄特約茶室,從97年起斥資新台幣1400多萬元整修房舍和軟體解說內容,還原特約茶室歷史場景,提供遊客了解及充實觀光資源。
「八三一」名稱到底從何而來?「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特約茶室」一書作者陳長慶說,根據在通訊兵科服務的另一作家謝輝煌介紹,早年在軍民通用電報明碼本上,第八十三頁上「屄」字的明碼是八三一一 ;後來因軍中電話習慣採用「三碼制」,金防部因此將特約茶室電話編為「八三一」。
存在了將近40年的八三一,當年對於調劑官兵生活,防止性犯罪,具有一定的貢獻,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隨便進去,除了一開始只開放軍人之外,票價也有差別,例如1950年初期,軍官票價15元,士官兵的票價10元,以當時的薪水來看,開銷非常大。金管處解說課課長黃子娟:「官的價格比較高,兵的價格比較少,甚至於它的價格,還參考了當時公務人員或者是軍官的薪水來制定,就是它不讓大家很輕易地就進來。」
成立40年,正式名稱「特約茶室」的軍中樂園,一直服務到1990年才廢止,過去嚴格限定軍人進入,現已成為觀光客的景點。
特約茶室展示館為紅瓦、四合院建築,展示內容是以文字、圖片、實物、
有聲解說等,介紹茶室緣起、規定、分布和編制、票價介紹,
以及接客房間等,並增加休憩小站的功能。
。
來了就盡情留個言再走
位在金門金沙鎮閩式燒餅專賣店
是遊客必吃的燒餅
大家都喜歡說:沒吃過閩式燒餅就不算來金門,
真希望自己是超級大胃王
能裝下所有好吃好喝的當地傳統美食
這家閩式燒餅開業三十幾年的歷史.
我們來到閩式燒餅
老闆正忙著呢,他說訂單很多每天忙不完,沒預定根本是吃不到的
閩式燒餅堅持"手工現做現烤"
燒餅有分"甜:跟"鹹"兩種口味,甜鹹都好吃.
就是那種紮實飽滿而吃下一口就會忘難以忘懷的好味道
現在貼圖還感覺到那燒餅的香氣 真讓人忘不了
。
閩式燒餅專賣店 營業時間06:00~18:00
金門縣金沙鎮沙美博愛路48號 082-352922
來了就盡情留個言再走
金門炮彈菜刀因此名聞全台,只要掛上「金門」二字,幾乎就是菜刀質量的保證。
▲菜刀生產流程
依所需製成刀的尺寸大小的砲彈片用乙炔切斷,在夾進火爐中燒至火紅,待鐵性變成柔軟,才能轉至龍錘底下打薄,其後打鐵師傅一手將初步打薄後的鐵片移到鋼砧之上,另一隻手則持起鐵錘,開始膽大心細的錘打成形工作。成形後的刀子還得經過銼刀把表面的疙瘩消除直至平滑並研磨打 ,爾後再一次的返回爐火中燒,等待燒至最佳熱度的瞬間抽出,放進水中冷卻,再經最後的整形,一把刀才算真正完成。
正統的金門菜刀是取材自中共射襲金門的砲彈,一是用不會爆炸的砲宣彈,一是會炸的榴彈,以榴彈為例八二三砲戰,中共在四天內就發射47萬餘發榴彈,砲宣彈則是民國四十七到終止戰地政務為止,實行單打雙不打的產物,直至目前,金門每個月平均仍有一百顆砲彈出土,而一顆砲彈約可製成四十把菜刀。
在以砲彈製刀後,「最早一顆炮彈收購價是二十元,現在炮彈越來越少,只有整建房屋挖土才有大量的發現,物以稀為貴,現在收購價提高到每顆一千多元」一枚炮彈可以鑄造四十至六十把菜刀,而金門近百萬枚的炮彈還可讓製刀業做個幾十年而無匱乏之虞。
金門民俗文化村位在山后村中堡,建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是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構建分贈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費時二十餘年始完成,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1間,俗稱18間王家厝,佔地面積1230坪,全部房舍都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喜慶館內的花轎
金門民俗文化村 小學生正進行戶外教學
十八棟宅第建築因久經海風吹襲,原貌已破舊不堪,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復舊改建後,始訂名為民俗文化村,總分為七個館:民俗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休閒館、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村內規劃整齊,另有販售紀念品供遊客選購。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 飛揚起翹的燕尾。
金門民俗文化村內的王阿婆海蚵煎、海蚵麵線,有來這裡玩可別錯過了。
金門到處都有炒泡麵,風味挺特別的。
王阿婆海蚵煎、海蚵麵線,一碗紫菜湯內滿滿海蚵,海蚵雖小但口感鮮美。
這張圖是掛在男廁內小便斗上方,林先生招手叫我們進去拍照,
起初還嚇一跳,到男廁要拍什麼?
原來是美圖一張。
此行感謝林水泉先生陪同與導覽,讓金門旅遊豐富又多采。
來了就盡情留個言再走
說起金門特產,沒有什麼比「金門高粱」更為人所知了。
事實上,關於「金門高粱」的特產不止於金門高粱酒,
不少特產都與高粱有關。
【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金門到處都在栽植高粱,長這麼老了沒見過高粱,原來高粱是長這樣的呀。
農家把高梁鋪灑在道路上,主要是利用汽車經過輪胎壓過輾平,再來是怎樣
就搞不太懂了,我們汽車經過時還發出卡滋趴趴卡滋的聲響,還蠻有趣的,
趕緊停車跟農家寒喧一下並拍個照。
金寧酒廠的酒瓶地標,意像鮮明具有特色,也遊客到訪必拍的景點之一。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大家要遵守!
來了就盡情留個言
以上資料:金門縣政府
▲珠山聚落是清朝年間的傳統閩式房舍,都圍繞著中間的「大潭」以八卦走向而建。
▲金門的傳統聚落中,大部分仍維持漳泉式樣的傳統建築
以寂靜的面容,回應著過往春花秋月中的似錦繁華。
以上文字為民宿廣告,但經過Tiger體驗一夜,證明所言屬實,與廣告相符。
▲將古厝變成民宿,不僅直接保存了傳統建築,也讓靜態的建築注入新的生命,
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對古厝文化有依戀的人都可以滿足夢想,
身處其中不僅可加深對傳統建築藝術的了解,生活其中更能夠了解
先人胼手胝足的生活型態,讓世人親身體驗先民的傳統歷史文化資產。
瓊林聚落,紅土、紅牆、紅瓦,散發出屬於閩式文化的獨特韻味,
走進古厝聚落,腳步自然會放慢,心中揚起淡淡懷舊心情,
此行也因為有林先生帶領走訪,很順利的找尋到金門知名度最高的風獅爺,
它就鑲嵌於蔡式家廟的背牆上,盡職地保護家廟。
。
▲看出這張照片的動感嗎?
有沒有發現風獅爺動一下,那就把頭頂的牆壁頂出裂痕了。
▲瓊林古厝壁面大多使用紅磚砌成。
▲歲月痕跡。
▲歲月痕跡。
▲瓊林聚落七座八祠,現列為二級古蹟。
。
▲瓊林聚落石壁上另一座小型的風獅爺。
▲這座風獅爺也是動一動就將壁面給擠出裂痕了。
▲歲月痕跡訴說著過往的榮光。
▲瓊林聚落是一處集歷史古蹟、傳統民居、戰地記憶
還有超人氣的風獅爺的文化遺產,絕對值得深入探訪之。
這次來到金門走訪很多家數一數二的特色名店,有些東西真的不買不可,金門貢糖、金門麵線、高坑牛肉乾、三寶齋燒餅、高梁酸白菜、高粱醋…金門特產之多,除了好吃的東西之外,還有值得紀念餽贈的金門鋼刀、療效顯著的一條根、色彩鮮艷的金門陶瓷等等。看著看著口袋的新台幣一直 要往外飛囉,所以在這裡以個人經驗分享購買了些什麼,好吃好用又實惠。
1.金門鋼刀2把,一把送婆,一把送媽,花了2000元
2.金門麵線+拌醬,分給婆婆媽媽後 只能留給自己兩包,花了1680元
3.酸白菜4包,冬天吃酸菜白肉鍋讚!一包110元 ,花了440元
4.貢糖酥2包,分享親友一包 540 元,花了1080 元
5.高坑牛肉乾140/包 買8 包,花了 1120 元
6.香蜂一條根茶,一盒600元,花了1200元
7.金門高粱,1000ml紀念酒兩瓶一瓶1200 元,花了2400元
8.閩式酥餅 一盒120元,花了120元
。
【金門限定】金門鋼刀大小各一把 2000元
【金門限定】貢糖 100元
【金門限定】貢糖200元
【金門限定】金門麵線120元
【金門限定】馬家醬120元
【金門限定】貢糖酥 540元
【金門限定】香蜂一條根茶,一盒600元
【金門限定】閩式酥餅 一盒120元
【金門限定】高坑原味牛肉乾140/包
【金門限定】高坑辣味牛肉乾140/包
選了這麼多東西,不用擔心行李過重,
也不用提的大包小包辛苦的要命,
現在金門貨運也很方便,過沒幾天就可以在台灣本島收到訂貨囉,
真是貼心又便利呢!
此時一邊寫著遊記,一邊吃著辣味牛肉乾喝著香蜂一條根茶,辣的呼呼很過癮。
拼稿熬夜中,等一下來煮個馬家麵線當消夜去
高坑位在:金門縣金沙鎮高坑38號
金門高坑肉乾網路行銷
電話: 082-337310 傳真: 082-337090
【金合利鋼刀】
【馬家麵線】
【馬家麵線】金門縣伯玉路一段218號 電話082-372237
,我想一般老百姓也很愛吃。
▲原以為豬腳貢糖包的是豬腳肉,後來才知道是麥芽包花生外加芝麻,
跟豬腳肉一樣有QQ度。
▲真正道地手工的豬腳貢糖。
▲道地手工,好吃貢糖,就在陳金福號,這樣說會不會太廣告了,
不過真的是不錯才這樣說,不然廣告不實是要挨告的。
▲《陳金福號貢糖》道地的祖傳手藝,專業精製金門貢糖,口感絕佳,
送禮可以選陳金福號貢糖。
▲金門高粱酒釀豆腐乳也是最好的伴手禮。
▲烏龍酥、茉莉酥、抹茶酥口味多種,佐茶良伴。
▲好精製的包裝,子彈餅,一盒250元。
▲聽說子彈餅很好吃,可惜店家沒有試吃,所以無從感覺,250元好貴!不捨得買。
▲遊覽團下車狂採購,大包+大包(不是小包),原來是大陸親愛的同胞,出手好闊。
▲豬腳貢糖免費試吃,好吃有點黏牙,還是一個接一個用力試吃,很好吃。
現場免費試吃又有熱茶可以喝,有機會可以來逛逛。
【陳金福號貢糖】就在金門縣金城鎮伯玉路一段90號 電話08-23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