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植物園,賞荷的人少了,攝荷人士也少了
人少了就多一份寧靜
拍花心情也寧靜多了
荷池邊有位畫荷人士,一頭白髮加上一臉白鬍,
打著赤腳穿著荷衫正聚精會神地畫荷
今天既然沒什麼花可拍乾脆就坐在休憩椅上欣賞他畫荷。
這位畫家利用水彩顏料,以中國傳統的筆墨技法,乾濕並用、
東西方技法兼融,創造出荷花臨風搖曳、萬種風姿張張佳作。
一張白紙在他創作揮灑簡潔構成,真實表現自我,賦予荷花新生機,
欣賞其畫荷真是讓人驚艷不已。
後來畫荷告一段落,請示是否能拍照上網,本以為會吃個軟釘子,
沒想到這位大師點頭許可,並善意叮嚀說:這些畫作都已有版權代理,
上網貼圖沒關係,只是不能有商業行為就可以。
後來請敎一張名片才知道他就是台灣著名荷花畫家許忠英老師
在國際間也頗有名氣。
回家上網搜尋許忠英資料
不得了
精采事蹟多的不勝枚舉
許忠英 1996年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千荷葬觀念行動藝術展」
公開撕毀1000幅荷花作品,當時造成新聞轟動,藝術家的狂與自信
在他身上充分展現。
他說清晨五時的荷花最美,點點露珠襯著嫩紅稚綠,如初生童顏,清新可喜。
迎著曙光,含苞荷蕊紛紛展開歡顏,隨風搖曳,顧盼生姿。
怒放的花朵,盛開競豔,金色陽光下閃爍,美不勝收,粉紅花影,映著晚霞,
依依不捨,顫顫飄下,露出鮮黃初蓬,花落蓮成。
他說預計在2031年80歲時,毀掉一生作品10000幅,
然後宣佈封筆。
任憑花開花謝,每年夏日荷花,令其驚豔不已。
許忠英老師最近將出版「千荷葬萬荷生一輩子的觀念行動藝志」
許忠英為荷花寫盡千姿百態,道盡春韻夏嬌。
許忠英畫荷十五載,成畫千餘幅,幅幅是荷魂,件件是荷情。
今天非常榮幸能認識許忠英老師,
聽他說說文化藝術與創作。
許忠英老師說:
文化藝術是國家的靈魂、發展的泉源,但長久以來被忽視邊緣化,
文化部成立正是個轉機。文化部要把文化的餅做大,
讓藝文工作者看得到光明遠景,樂於辛勤耕耘,
普受社會重視有尊嚴的生活。文化部長不一定是創作大師,
但一定要有大師風範,高瞻遠矚,鼓勵獎掖後進;
其他如政策擬定、資源分配、文創推廣、藝術生活,
都須博採眾議、凝聚共識、大公無私、專業領導、不戀棧官位……
總之,脫胎換骨的文化部,眾望所歸,讓國家最深層的文化價值得以彰顯。
今天有兩個意外都令人很開心
意外一:遇見許忠英老師。
意外二:遇見彩色雲形似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