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地點:石碇王家豆腐
人員:無敵兔、溺水的魚、小蔡、懶貓、50D、Tiger
無敵兔相約到石碇拍豆腐
這題材有人文
只是豆腐製作都是在天色未亮時
所以又要請個大早
05:30左右來到王家豆腐
老闆正忙碌與熟練地在攪動豆漿
豆腐工廠的空間不大
我們幾個人擠在裡面還真的很妨礙他們作業
還好王老闆人非常和氣
只是提醒我們別被滾燙的豆漿給濺傷了
此行最有收獲是真正知道
原來豆腐是這樣變出來的
也看到王家豆腐秉持著最傳統手工的作法
保持那最原味的豆香豆醇豆濃
喝過王家豆漿後才發現
外面早餐店的豆漿簡直像開水
來到石碇別忘買瓶超濃好喝的豆漿回家喝喝看

第一次拍豆腐製作,實在不好拿捏,就當記錄照。

製作流程:黃豆磨漿 → 過濾去渣加熱 → 加鹽滷結豆腐
→ 去漿水裝模加壓 → 成品

浸泡:將黃豆泡水數小時

蒸氣裊裊中,美味營養的傳統豆腐是須經過很多道流程才能製造出來的
。
我們這群人真是來妨礙工作的,還好王老闆人很客氣,你們盡量拍,
但老闆說:別問問題,因為答案都在製作過程中。
碾碎:將泡過水的黃豆輾碎成汁
將泡過水的黃豆輾碎成汁。
將泡過水的黃豆輾碎成汁。
將黃豆汁煮沸,並一直不斷地攪拌,是一件很費力的工序。
豆漿煮沸後裝入桶內待冷卻→裝瓶→再冷卻→冰箱冷藏。
又香又濃的豆漿香氣陣陣撲鼻。
豆漿裝瓶並套上蓋子。
置放在冷水槽中待冷卻。
做豆腐囉→入模:將豆花舀入舖有沙布的豆腐板模上,並將布往中間綁好。
模盒內襯著棉紗布,倒上豆腐摺上棉紗布,裝模。

壓陣:利用石塊加壓於模板上,將豆花之水分瀝乾,即完成紮實的豆腐。

完成的豆腐。

第一次親臨現場看豆腐的製造過程,平常就愛吃豆腐,特別是麻婆豆腐。

深坑、石碇一帶的餐廳大多使用王家豆腐。

手工切法,將一大塊豆腐切成4X4=16塊。

完成的大塊豆腐。

趁王老闆有空檔時請他合拍一張。
圖片提供:溺水的魚
07:30 拍完豆腐後買罐600cc溫豆漿當早餐,香又濃。
攝友們要繼續拍遠光打鐵店及潭腰茶園,
我呢,乖乖上班去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