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點:頭城‧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的館徽,噶瑪蘭族人傳統木刻人型圖騰。

▲蘭博的常設展結合建築樓層主要分為四層樓設計——「山層」、「平原層」、「海」,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民眾廣大的想像空間。

▲來蘭博館感受宜蘭的好山好水。

▲宜蘭之加羅湖、松羅湖、翠峰湖三大湖,生態多樣並豐富。

山之層
負責規劃烏石礁遺址公園的高野景觀公司以龜山島、單面山、烏石群為歷史與地景之積累,反映宜蘭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的環境。將基地規劃為一永續的溼地生態。
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經驗,因此我們在展場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傳達當代宜蘭人認同的價值觀,呈現宜蘭人的經驗特別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宜蘭的多雨氣候和山勢,形成「迷霧森林」,濕潤的思源啞口河谷以物種歧異度高見稱;巨大的檜木林,以及稜線上的冰河孓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加上台灣?樹、寬尾鳳蝶,還有山地湖泊,讓你瞭解宜蘭的生物多樣性。

▲小朋友對這挑擔很好奇,想打開看看裡面是什麼?

平原層
水/河川形塑了宜蘭平原生活方式,平原層的展示焦點在於曾經影響蘭陽平原社會經濟生活至深的動脈河川,以及充滿農家智慧的生活與水的聯繫。宜蘭人為了適應環境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從當中,找到他們與環境共處的態度。

▲館藏豐富,暑假期間可以帶大小朋友前來參觀。


▲賣香粉什細雜貨的小舖。

▲傳統打鐵店。

▲傳統擔挑賣粉圓冰,我吃過挑擔賣的蚵仔麵線,
有吃過挑擔賣的大都是4~5年級生前段班的才有這體驗。

▲展現務農生活。

▲透明地板下有稻草及小鴨模型。

▲展館動線流暢,人雖多並不擁擠。

▲海洋層介紹,頭頂有群飛魚燈閃爍。

▲海洋,也是宜蘭很重要的資源,介紹過去如何撈魚的經驗。


▲很豐富的蘭博館,慢慢看更深入感受蘭陽之美。

▲可愛猴。

▲館藏都是介紹宜蘭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相關資訊。

▲宜蘭西門渡口的乞丐,栩栩如生,碗內真的有人丟錢,

▲館方說:不要再放錢了!錢太多會造成困擾。

▲傳統米店的壁畫。

▲扛米的阿伯,表情豐富並很有粗曠感。

▲古早雜貨店,老人與狗。

▲即日起到10月15日免收費,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