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2月15日大年初二
天氣:北部濕又冷
地點: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
今天是初二回娘家的日子
中午先回基隆看老母親
下午往濱海公路福隆方向前行
想去看看每回看到這名字就覺得怪異的地方
就是『靈鷲山無生道場
』
發現這處佛教聖地有別於其他宗教佛門派別
帶有西藏小乘佛教藝術色彩
▲
靈鷲山的無生道場,為心道法師創建於1984年,為東北角海岸沿岸最知名的廟宇,朝山民眾絡繹於途,更是遊人賞景好去處。要不是地圖上清楚標示著「荖蘭山」三個字,這海拔384公尺的淺山,總讓人誤以為「靈鷲山」就是山名。
福隆附近,有三座主要的山峰,山界稱之為「福隆三星」,分別是荖蘭山、隆隆山、萊萊山(瑪崗山),皆可登高望遠,飽覽山海風光,然而三座山的名氣皆不如靈鷲山響亮。「靈鷲山無生道場」有車道可抵達,道場內又有步道及景觀設施,是福隆附近唯一不必爬山,而可眺覽美景的勝地佳境。
可惜今天氣非常差,車行陡上靈鷲山,霧氣瀰漫無法欣賞到山海展望之美。

▲
濱海公路過福隆右邊指標寫著往『靈鷲山無生道場』道路蜿蜒上山約四公里左右即可抵達靈鷲山。

▲
入口處有一高大山門,宛如鳥居,兩側矗立的石柱,柱面有各國宗教修行的圖騰,充滿異國風味,橫樑上方則是一對銳利的鷹眼,造型特殊,號為「天眼門」。

▲
「天眼」象徵「虛空之眼,佛的智慧之眼」。天眼門有引領信眾進入空性之門,進入智慧心靈殿堂之意。導覽牌這麼寫著。

▲
四大天王像與十二因緣圖
佛教守護神四大天王,是六道輪迴中最有福報的天道眾生之一,由右而左是: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皆是廣利眾生,誓願護持正法的菩薩化身。

▲
十二因緣圖,此圖表法來自緬甸禪修大師摩構,揭示佛陀所證悟的基本生命法則:無明貪愛是輪迴的軸心,唯一出口即是修行,以修行的解脫無明輪轉的大夢,了達本然無生的實相。

▲
殿內供奉緬甸白玉石佛像
,誠心祈求虎年Tiger家族平安順利。
▲
禮佛後添油香祈求個福袋紅包帶回家保平安。
人,渺小了,心,於是開闊了。靜坐於此,不妨參悟心道師父所說:
『浪有高有低,海水依舊是海水;生活有苦有樂,心依舊是心。』

大殿正在祈福法會,(不可拍照)信眾絡繹不絕,幸運地遇上一位仁波切師父發給我一份加持過的紅包。

〝無生〞是人人本具的靈性,也就是〝覺性〞沒有生死的意思;
道場原指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金剛座〞也泛指佛教修行弘法的所在。
〝無生道場〞就是一個自然圓滿的心靈聖山。

靈鷲山地勢高可望濱海一望無際的海洋,可惜今天又冷雨又大,一片霧茫茫無法欣賞全區優美的風景。

▲
東北季風吹得讓人受不了,趕緊上車離開,下山後經過萊萊磯釣場,仍有釣客不畏風浪正在釣魚。

▲
行經卯澳漁村看到廢棄的石頭屋。

▲
風雨太大撐傘都還是讓G10淋濕了,等天氣好改天再來探訪卯澳漁村。

▲
回家後將福袋擺放家中吉位,內附五穀米就加入米飯中,全家甲平安、添健康、增福壽。
福生善緣
慈悲中,直顯本來。
禪能啟發慈悲心
慈悲能守護我們的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