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林道享山水仙境
「見晴懷古步道」全長2.35公里,係原有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
部分路段整建而成, 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2.3公里處,
設有見晴觀景平台,在雨後乍晴之際,可遠眺蘭陽平原,
以及奇峰崢嶸的聖稜線。
此地更是欣賞浪漫雲海的最佳地點,午后常因氣候與地形之故,
形成瑰麗如詩的雲海;有時白茫茫的五里霧,
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此乃「見晴」地名之由來。
▲我們沿著宜專一線經土場過收費站、到此,請先留下買路財,大人門票200元,小車100元,經白嶺距離太平山莊不遠處先來到見晴懷古步道。
本地區約為海拔1950公尺,受海拔高度影響今天氣溫約10℃,太陽很大,
所以我們都被太陽騙了,大家都將外套放在車上,走在林道裡
寒風陣陣吹來直讓人兮兮圳,此地氣溫變化很大,有曬到的地方很溫暖,
沒太陽的地方冷颼颼,特別要注意頭部與手部的保暖。
▲很有氣氛的懷古步道,路面狀況:碎石路+階梯+木棧道。
▲見晴懷古步道屬輕鬆易行的路線。
▲峰峰相連的雪山山脈、桃山、大霸尖山、聖稜線等3000公尺以上的之壯闊景緻
▲好優美的景。
▲聖稜線就在眼前。
▲峰峰相連到天邊就是山友們最夢想的聖稜線。
▲步道全長:2.35公里,但因部分坍方,目前只開放到1K處。
▲特殊景觀,軌道遺跡,確實很有懷古的FU。
▲見晴步道全程以自然生態工法整建,舊鐵道保留原地,其上鋪以枕木與碎石,
導引行進動線;里程碑以舊鋼軌搭配實木板而成,里程數則烙印於木板上,
既散發樸拙美感,又與環境充分融合。
▲林務局在整建見晴懷古步道時,即以山地運材鐵道為特色,
沿途保留鐵道、木馬、台車輪軸、工寮遺跡等歷史痕跡,
並建置完善的解說系統與休憩設施,成就一條可觀山觀雲、
探索自然、沈緬往昔的懷古步道。
▲轉轍器。
▲此步道座落水氣濃重的蓊鬱山林,有常青的扁柏、紅檜林、
罕見的八角蓮、各種蕨類與苔蘚,以及潮溼森林中特有的二代木奇觀;
活躍其間的則有小翼鶇、青背山雀、條紋松鼠等中高海拔常見的動物。
▲海拔界於1890至2000公尺,恰為雲層湧昇滯留、形成雲海的高度,
雲朵排列多變,大自然魅力的最佳展現。
▲壯麗山水...繼續欣賞!
▲再來一張...繼續欣賞!
▲軌道遺跡
見晴線運材軌道有寬廣的視野、平緩的路徑、蒼翠的地貌、筆直的林相,以及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自然與人文資產皆豐。
▲橫跨山壑的吊索橋,走來搖搖晃晃但還算安全,為平穩易行的步道增添些許趣味與刺激感。
▲前方因道路坍塌已用柵欄擋住,開放路段約1K。
▲結束了見晴懷古步道,續前往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