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著太平洋的風-花蓮-靜浦部落
東部,一邊是山,一邊是海
山很綠,海很藍
來這裡,腳步要慢,吃東西要慢,心情也要跟著慢
慢,是這裡的步調
這裡的住民享受陽光的洗禮,強健的體魄散發閃亮古銅色,露出陽光般的笑容,
開朗樂天的性格感染了來自都會的我們,在這裡,心都開了,也飛了…
▲這趟花蓮行,我們不去太魯閣國家公園湊熱鬧,也不去花蓮市區人擠人,
我們走不一樣的路線,延著台11線我們首先來到長濱鄉最北端的樟原村樟原方舟教堂,
這是一座造型極富有特色的基督教長老教會,七十九年間因原來教堂受颱風侵襲而受損,
原本只是想整修教會突發奇想改造成方舟,是全台最美的挪亞方舟形狀的教堂建築,
花蓮這幾天氣候非常好也非常熱,天空藍的不像話,但很像畫,讓人怎麼拍都美麗。
▲八仙洞,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峭壁上,
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這些洞穴原在海面,現在卻散布於150公尺高的山壁上,
這是因為在東海岸地殼陸升的過程中,海浪沖蝕岩壁較鬆軟的部份而成。
八仙洞目前設有步道通往各個海蝕洞穴,其中最大的洞穴是靈岩洞,最高的是崑崙洞,
其他還有乾元洞、朝宸洞、海雷洞、潮音洞、永安洞、水簾洞等。
由於洞穴多被用作開闢神壇,因此洞穴名多帶有宗教色彩。
八仙洞也是一處重要史前遺址,曾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
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
深具重要性,而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長虹橋-橫跨秀姑巒溪,南北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
這一排橡皮艇串在一起是今日泛舟的船,泛舟公司正要把橡皮艇拉上岸並載回瑞穗,
瑞穗就是秀姑巒溪泛舟的起點。
▲秀姑巒溪,當地居民正在捕魚。
▲參觀景點後我們回到靜浦部落,靜浦部落是這趟旅行的重點。
▲椰子樹,茅草屋頂的發呆亭,在這裡吹著太平洋的風,讓身心一起散漫著。
▲巴歌浪船屋,民國100年來花蓮時曾經路過,當時就想希望有機會能來住一晚,
六年後終於如願以償了,而且還是住在最頂樓的船長房,滿足一下當船長的滋味。
▲巴歌浪船屋的船長房,擁有面向太平洋的景觀窗,可欣賞海景與日出,
這位於頂樓船長房乾淨舒適,被品提供的是羽絨被,浴室是淋浴設備,
蓮蓬水量足夠洗澡洗的很舒暢。
▲用餐前突然來了一場大雨,剛好可以把熾熱的溫度稍微澆熄一下,
下雨雖感覺清涼些,但當下也很擔心這場雨會不會持續下到明天,很多活動恐就泡湯了。
▲巴歌浪船屋享受太平洋餐桌料理,晚餐是陶甕百合春天的無菜單創意料理,
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藍色太平洋,在這麼棒的地方用餐,是人生至高的享受。
▲陶甕百合春天,這是阿美族廚神陳耀忠的創意料理,
他的創意料理非常美味並讓人驚艷,目前是花東最夯的美食餐廳,
只要你打「陶甕百合春天」這幾個關鍵字就有很多豐富的資訊,
陶甕是大女兒的名字,百合是二女兒的名字,春天是老闆耀忠的名字,
這店名是不是取很美又有意思呢。
▲上周靜浦部落剛辦完2016豐年祭活動(七月的第三周),為讓我們感受一下豐年祭的氣氛,
特別安排的阿美族傳統舞蹈歌謠讓大家體驗一下豐年祭熱鬧的氣氛,
大家跟著族人一起唱一起跳,雖然節拍不一定跟的上但也跳的非常開心。
▲第二天04:30起床,簡單梳洗走到樓下就是海邊了,等待黎明太陽升起。
▲浩瀚的太平洋,好久沒這麼近距離與太陽有約,每一秒的雲彩都有不同的變化。
▲05:28分,太陽緩緩從水平面升起。
▲看著太陽緩緩升起,心裡充滿了朝氣,又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晨光斜射,餐廳一景。
▲船屋吃早餐,早餐是一人一份,有蛋餅,小饅頭,水果,紅茶。
▲巴歌浪船屋不僅有提供民宿,戶外草坪也可以提供家庭露營。
▲暖暖的陽光照射在巴歌浪船屋上。
▲「巴歌浪」在阿美族語是一種儀式名稱,意思是到水中捕魚,經由捕魚過程,把悲哀、
歡樂付諸流水,回歸正常生活。阿美族人在結婚、治喪、豐年祭或其他重要事件後,
都要舉行「巴歌浪」的儀式,如果是家族間的事,就整個家族;如果是一個部落,
就整個部落到河溪中、海中捕魚。阿美族人經由「巴歌浪」儀式,無論遭到再大的打擊、
傷痛,都能在「巴歌浪」之後,堅強站起來面對新生活;同樣歡樂中,
經由捕魚過程讓歡樂像流水而去,把心收回來,過平常生活。
豐年祭後整個部落舉行「巴歌浪」,用意也是慶典已過大家回歸正常生活;
也有阿美族人說,「巴歌浪」就是「收心操」。
▲在陽光下,享受與大自然最接近的一刻。
▲靜浦部落生態體驗-射箭
▲部落族人先示範弓箭標準動作,弓箭有分男生用與女生用
應該是力道的不同,拉箭要拉的標準可要有強健的臂力。
▲生態體驗-抓浪花蟹,示範如何掛餌並將餌斜插在沙灘上,就有機會抓到浪花蟹。
捕撈是部落居民重要的經濟活動,運用傳統的漁撈工具,
遊客們在解說員的說明下,先認識漁撈工具的造型、使用方法後,
便可嘗試拋擲或進行小遊戲,親身感受捕撈的辛苦。
▲將餌棒斜插在沙灘上,浪花蟹聞到餌料的腥味就會過來索餌,浪花蟹又叫倒退嚕。
▲等個10幾分鐘,拿起來看看有沒有? 結果今天通通沒抓到浪花蟹,供龜哩。
▲靜浦部落的居民目前僅有200人左右,年輕人大多離鄉去工作,
僅剩少數年輕原住民朋友留在部落為遊客服務,他們天性樂觀又逗趣,
常常逗的大家開懷大笑,來到這裡讓人忘卻台北的煩憂紛擾。
▲另一項靜浦部落的生態體驗就是灑八卦網,部落族人都要學會這招灑八卦網,
學會才會有魚吃,大海就是冰箱,想吃魚就要學會這招補魚技術。
▲來到靜浦部落不能錯過的就是伐竹筏活動,大家穿好救生衣展開這項有趣的海上活動。
▲三人一組,考驗彼此默契與體力。
▲這段溪流水流大致平穩,水深及胸左右,大家跟著引導順著水流划向彩虹橋。
▲將每艘竹筏排排好,面向太平洋,背向長虹橋,來一張大團拍。
▲划完舟後回到發呆亭休息,陶甕百合春天的耀忠為大家準備好豐盛的午餐。
▲美食當前,手機相機先享用,拍食物也是一種快樂享受,但身旁朋友最好都是同好,
這樣大家才會有默契讓彼此先拍照再享用食物。
▲豐盛的風味餐有烤山豬肉、野生秋葵、小米飯、涼拌番茄海鮮、烤魚、
最特別是用碳火將烤燙燙的麥飯石頭放到竹筒內來煮鮮蝦、
這裡的每一道菜都非常自然與美味,大家把菜都吃的精光。
▲餐後餘興節目,導遊名叫乖乖拿起吉他唱起原住民歌謠,渾厚歌聲充滿情感。
▲很會耍寶的耀忠也來個自彈自唱,把歡樂氣氛帶到最高潮。
▲吹著太平洋的海風,喝著冰涼的啤酒,沁涼快意十足,此刻腦袋給它放空空也。
▲寧靜、緩慢、自在的靜浦部落讓人真不想回台北,
好想繼續在這發呆亭吹著太平洋的海風,聽浪聲,數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