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老部落有一所「學校」,全名為「不老部落原根團體實驗教育」,
是由部落自辦的團體高中自學,簡稱「原根職校」。
每週一,他們在部落集會所上課,其他四天,他們和部落長輩一起工作,
在農場,在餐廳,編織雕刻或修繕房屋。
原根職校創辦人Kwali(漢名潘崴)說,原根職校強調做中學,不為考試而讀書,
所學跟工作相呼應,做小米酒學發酵原理,
種作物時認識該作物的英文名字、蓋房子時學比例尺。
不老部落是新興部落,成立十多年,面積十一公頃,由寒溪村的寒溪、新光、
四方林、華興等四個部落的居民匯集而成,
主要發起人為Kwali的父母。十多年前,Kwali和父母常到這片四百公尺的台地區,
沿途常被其他族人問「你們要去哪裡呀?」
Kwali回說:「Bulau Bulau!」意思就是,「閒晃閒晃呀!」
久而久之,部落名稱就成了「不老部落」。
他們原先經營農場,但光賣農產品不易撐起生計,他們認為與其把作物載下山,
不如開餐廳,把客人載上山來消費,同時體驗部落文化。
不老部落提供餐飲、導覽,也有農產加工品、手工藝品供遊客選購。
每月收入能讓部落四十多位成員都有一定收入,
不老部落也做出口碑,成為部落觀光亮點,預約大約都要等三個月才有機會。
經營部落過程中,寡利Kwali觀察到部落年輕人國中畢業後大量外流,
少數留在不老部落餐廳或農場工作,也常因家庭、求學因素而離開,
他們大多只有國中學歷,想去外地讀高中或工作,共同的期盼都是能有好收入。
這些經驗讓Kwali開始思考如何讓部落年輕人願意留下。
因緣際會下,Kwali前往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參訪,
發現大學跟原住民文化園區合作,正是他想參考的模式。
回台後,他積極拜訪實驗教育團體和教育主管機關,
協助年輕人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協助部落青年以「團體自學」方式留在部落,不但取得宜蘭縣教育處同意,
也找了南澳高中合作掛學籍。原根計劃就這麼上路了。
原根職校的三年教學規劃為,第一年目的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考試,只看出席率跟學習態度,
只要學生冒出「好!我願意來試試看!」的念頭,就算達到教學目標了。
高二生則進行專題學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定專題,
以一整年的時間執行該項專題,並學習相關知識。
高三到外地實習,目前已和寒舍集團、三井日本料理及台北旅店簽妥實習合約。
原根職校的學習方式,讓青年對部落更有情感,Kwali說,「部落年輕人當導覽,
在自己的土地上講自己的故事,還有比這更棒的自信來源嗎?」
來這裡走一趟,你會發現台灣的未來,希望滿滿!」
▲來這裡愛上這裡,來過不老部落已7次的Allen今天上山當志工講師,分享部落深度探訪專題,
女性友人陪同一起攝影記錄。
▲從台北開車來到宜蘭寒溪,先把車停在寒溪吊橋旁警察局停車場,
不老部落會派高底盤的車子來接我們上山。
▲寒溪吊橋。
▲不老部落就在寒溪吊橋另一端,等一下車子就是穿越橋下的河床到對岸 。
▲車子一路顛波陡上到海拔400公尺高台地,眼前這畫面深深吸引著Tiger,
寒溪長年多雨潮濕,今天難得出現陽光,藍天綠地簡直就像人間仙境。
▲茅草屋洗手間,由芒草及桂竹搭建而成,洗手間都設計的這麼有特色。
▲不老部落綠建築,這是部落的住所,不老部落不招待遊客過夜這裡沒有民宿,
這裡也沒有裝冷氣,因為山裡吹的自然風就是最天然的冷氣。
▲這裡是集會地、祭典、也是遊客用餐的地方。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這些建築都有取得合法建造,前方水塘是鴨鵝戲水區。
▲黃色水仙花開的好漂亮。
▲木雕工藝。
▲喝杯水,準備與部落青年分享部落深度旅遊探討。
▲原根職校的三年教學規劃為,第一年目的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考試,只看出席率跟學習態度,只要學生冒出「好!我願意來試試看!」的念頭,
就算達到教學目標了。
學生在二年級時會進行專題學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定專題,會採取一對一的教學方式,
以一整年的時間執行該項專題,並學習相關知識。
等到高三就會到外地實習,目前已和寒舍集團、三井日本料理及台北旅店簽妥實習合約,
讓青年有機會到台北接觸不一樣的學習環境,日後回部落種子生命延續下去 。
▲來上課的熱心天使教師大多來自全台各地,有從事電子、建築、設計、觀光等工作,
這些老師們都曾是到不老部落用餐的遊客,都是不領報酬的志工,
只想為部落孩子們付出一點心力。
▲短短2小時與這群大孩子們一起快樂分享,希望他們除了了解自己泰雅文化以外,
有機會也能深入探訪台灣其它不同原住民部落文化。
▲這群可愛熱情的青年分有建設組、農耕生產組、手工藝組、招待組,依興趣學習一技之長。
▲生態、生活、生產,讓部落青年回到山上創造新生命。
▲手工藝木雕的場所,讓部落青年都能擁有一技之長,也讓他們都能完成基本學經歷。
▲養雞房。
▲這裡的雞隻每一隻長的都很健美,叫聲都雄赳赳氣仰仰,
走在紫色藿香薊步道如同最佳模特兒。
▲今日我最美-公雞。
▲手工藝房,生產常用的編織品,有披肩、服飾、裝飾小物、器皿等。
▲曬蘿蔔乾。
▲曬芥菜。
▲小米穀倉。
▲廚房、釀小米酒的地方。
▲木頭小野豬。
▲俏皮模樣的野豬。
▲紫色藿香薊,部落園區內一片片紫色藿香薊,粉紫嫩紫煞是美麗。
▲紫色藿香薊
▲紫色藿香薊
▲木雕工藝。
▲竹編藤籃工藝。
▲山豬骷顱頭。
▲如桃花源般的不老部落。
▲小米。
▲不老部落執行長寡利Kwali(左),達哥Allen(右)
很高興今天能有這機會來到不老部落認識這位靈魂人物Kwali,
Kwali積極地培養部落孩子們都有一技之長,還希望他們是個很會生活的人,
結合傳統跟現代的人,創造更多的未來的人,也希望把種子散播到每一角落。
深深感受到不老部落是一個充滿能量無限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