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97 年8月3日(星期日)
人員: Tiger & ㄚ寶
天氣: 很熱 、 有風
地點: 陽明山涓絲瀑布
↑ 由菁山路土地公廟附近的登山口進入,開始這段旅程,1.1K步道坡度平緩,可舉家同遊。
↑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台北盆地的邊緣高地,是附近重要的河川發源地;清朝中葉以來,
園區就開鑿了許多的水圳,這兒是日據時期開鑿的山豬湖圳,為供應山豬湖附近居民
使用的水源,水圳的開鑿使先民由甘藷、玉米等旱作轉而栽植產量較大的水稻,改變了他們
的生活方式;而蘊含在先民開荒拓土的精神,正是我們省思水圳文化的最佳寫照。
↑ 沿途綠蔭遮天,兩旁蓬萊竹是居民用來作為綠籬的代表性植物。
↑ 內心如果是快樂的,則所見的 一切,隨處是那麼美麗!
我們的內心如果夠靜,一切的景像是那麼的清晰可見!
↑ 步道都在林蔭下,很適合夏日避暑行程。
↑ 生活中往往是從大處發現事情的真相,然後從小處入手,
踏實地走出每一步,問題才得到完美的解決。
*涓絲瀑布下游,此時水量不大,有種柔和之美。
↑ 可愛的涓絲瀑布,清爽宜人的涓絲瀑布。
↑ 涓絲瀑布步道上的是屬於山豬湖圳,供應山豬湖附近居民飲用及灌溉用水,
涓絲瀑布水量如其名,秀秀氣氣甚為清新脫俗。
↑ 水鴨腳秋海棠 Begonia formosan Hay.Masam.
水鴨腳秋海棠雌雄異花,是台灣北部最常見的秋海棠了,它的莖 節膨大匍伏地上呈現紅色,
可以不斷拓展領域,所以在陽明山潮濕的地方,常可見它們大批地出現。
有人說它的葉子和鴨腳很像,便為它取了這個可愛的名字。
在七、八月,在濕潤的林下常可見到它粉紅色的花,增添了夏季無限的情趣。
↑ 水鴨腳秋海棠之雄花。
↑ 水鴨腳秋海棠之雄花(四片葉)。 ↑ 右下方為雌花有5片葉(有花托)
↑ 大家很努力的找尋很不常見到的五片瓣雌花。 ↑ 水鴨腳秋海棠之雌花。
↑ 台灣桫欏 Cyathea spinulosa Wall.
台灣桫欏和筆筒樹一樣為喬木狀的蕨類植物,有顯著的樹幹,高可達6m。
葉叢生於莖頂,葉形十分巨大,為三回羽狀複葉。孢子囊群具胞膜,呈球形。
它和筆筒樹的差別在其葉柄黑而光滑,背面有細尖刺,葉子枯萎後會繼續留在樹上,
不會脫落;而筆筒樹為金黃色鱗片,且樹葉會脫落,並在莖上形成明顯的葉痕。
台灣桫欏是陽明山區常見的一種植物。
↑ 陽明山代表性植物──鬼桫欏的植株 ↑ 筆桐樹
↑ 大家很仔細的在看啥? 原來是大自然雕刻家──右圖為松鼠磨牙啃食的傑作。
↑ 回程路上發現一隻約18公分的超長毛毛虫,尾巴長像怪怪.
↑ 由石壁流下山泉水,冰涼透澈,洗把臉後舒爽無比。
下周日要四稜野溪溫泉泡湯 ~ 暢~ 爽~ 無~ 比~
>>>>>>>>>>>>>>>>>>>>>>>>>>>>>>>>>>>>>>>>>